環境與能源光催化協同創新中心由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牽頭,聯合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、福州大學國家環境光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凱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湖南大學、長沙理工大學、遠大空品科技有限公司和長沙市環境保護局等高校、科研院所、政府和企業共同組建,是面向區域發展類的協同創新中心。中心組建于2013年,2015年被湖南省教育廳和湖南省财政廳确立為培育單位,2017年9月被正式認定為湖南省“2011協同創新中心”,2019年通過湖南省教育廳的驗收。
中心以湖南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為導向,圍繞光催化材料制備科學協同創新平台、環境與能源光催化應用技術協同創新平台、光催化産業與工程裝備協同創新平台三個方向,緻力于将中心建成為國内環境和能源光催化領域學術研究的高地、核心技術的聚集地、創新和創業人才的培養基地以及産業化發展的前沿陣地。
科研創新:中心先後承擔包括國家“973計劃”子課題、國家“863計劃”子課題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企業項目等重大協同創新任務28項,項目金額3416萬元;發表SCI收錄論文126篇,獲授權發明專利25項,出版學術專著3部;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、省自然科學三等獎2項,牽頭申報2021年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。
學科建設:主體學科“材料科學與工程”、支撐學科“生物學”和“機械工程”均入選湖南省“雙一流”應用特色學科。
隊伍建設:中心現有人員規模108人,其中,國家接觸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,國家“百千萬人才工程”4人,國家“萬人計劃”1人,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6人,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;擁有正高職稱者37人,擁有博士學位者85人;聘請湖南省“海外名師”1名、特聘教授3名,建設了一個具有國際重要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團隊。
人才培養:獲得省級教學改革項目10項,培養本科生1208人,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62名、博士研究生14名。
國内外合作交流:聯合舉辦/承辦國際國内學術會議12次,中心成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98人次、并應邀作學術報告10人次,邀請國内外專家學者來中心學術交流35人次,選派劉芳博士1名,夏璇、劉小玉、黃聰等12名本科生到國内外相關大學、科研機構和企業進行交流和聯合培養。
社會服務與貢獻:掌握“新型鐵碳微電解材料制備技術”等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6項,轉讓發明專利和“橡塑制品VOC異味消除劑的研究與開發”等應用成果10項,服務企業20餘家,為企業累計新增産值5.76億元。